尿液是一种易于获得的临床检验标本,是机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体液成分之一,尿液组成成分及含量变化,不仅能反映泌尿系统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病变,而且能反映出血液循环、内分泌、代谢系统及肝、胆功能,反映局部或全身疾病情况,还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的信息。
正常人每天24小时尿量1000到2000毫升,儿童是成人的3-4倍。我们要根据自己病情的需要选择要查的项目,尿液成分十分复杂而又很不稳定,离体后有些成分易于发生变化,比如颜色,PH值、细菌、尿糖等等,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盐类结晶析出,尿胆原转化为尿胆素,细菌增值和腐败,尿素分解产生氨,均可使颜色加深,浑浊度增高。
一般体检,需要收集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标本,及时送检。在检测尿液之前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合理饮食:注意合理、均衡饮食,不要过度摄入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丰富的食物,不要饮用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这些物质都可能对尿检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2. 适度饮水:正常饮水,严格的禁水或大量的饮水,会影响尿液的酸碱度、PH值和渗透压等,一般不利于对疾病的发现,对尿检结果的分析也会造成干扰。
3. 注意卫生:如果是男性患者进行尿检,通常要清洗包皮,不会出现污渍。女性患者应该清洗会阴部,留取中段尿,对于月经期的女性不建议尿液化验,以免导致尿检结果不准确。
4. 检查前停药:如果本身就有服药的经历,那么在进行尿常规检查之前,需要及时的跟医生说明情况,必要的时候需要停药,避免对尿检结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