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冻伤
冻伤是人体受到低温侵袭,引起的局部或者全身性的炎症,好发于暴露于体外的末梢部位,如足、手、耳及面部等,症状轻时可造成皮肤一过性损伤,重时可致永久性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起多系统病变危及生命。
二、冻伤的症状
局部冻伤的症状通常分为三度:一度冻伤,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苍白,有麻木感,进而皮肤充血、水肿,痒、刺痛和感觉异常。二度冻伤,皮肤全层冻伤。皮肤红肿,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黄色浆液,易感染。自觉皮肤发热,疼痛较重。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发生坏死,皮肤呈紫褐色或黑色,局部感觉完全消失。全身冻伤的症状:体温明显下降,全身肌肉僵硬,皮肤苍白水肿,呼吸心跳微弱甚至停止,危及生命。
三、冻伤的救护措施:
1、急救和复温: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衣服鞋袜等冻结不易解脱者,在40℃温水中脱下或剪开,切忌硬扒。迅速复温是急救的关键,但勿用火炉烘烤。
2、局部冻伤的治疗:一度冻伤,可让冻伤者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涂以冻疮膏。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有较大的水疱者,可将疱内液体吸收后,用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3、全身冻伤的治疗:复温后首先要防治休克和维护呼吸功能。防治休克主要是补液、选用血管活性药、除颤等。为防治脑水肿和肾功能不全,可使用利尿剂。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和呼吸兴奋剂、防治肺部感染等。
四、如何预防冻伤
1. 注意保暖:在寒冷的环境中,应穿戴足够的衣物,特别是手部、脚部和头部。
2. 保持身体干燥: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导致冻伤,因此应避免在雨雪天气中长时间暴露在户外。
3. 避免长时间静止: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伤的风险。
4. 注意食物和液体摄入:保持充足的食物和液体摄入,可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5.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