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孤独症孩子的日常护理该怎么做,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

文章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地方工作部 作者:刘丹 发布时间:2024-03-01 阅读次数:

640.jpg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代表性疾病。他们拥有正常的听力却不理会你的呼唤,拥有明亮的眼睛,却拒绝与你对视,拥有健康的嗓音,却不能正常交流,犹如一颗星星在孤独的闪烁着,所以,孤独症家长们对待他们需要比普通孩子要多的耐心和爱心,需要从各方面精心护理自己的孩子。而在具体的饮食及日常护理方面,应该怎么做呢?

 

 

孤独症根据具体的症状:可以划分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症状:有社会情感缺陷,有语言能力,但是会有语言使用障碍。

中度症状:在语言、非语言交际能力上存在明显缺陷,而且不会引发社会交往。

重度:患者的个体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技能的严重缺陷,造成严重的功能损害,极少主动发起社会互动,对他人的社交意愿也极少回应。

如果发现得够早,干预也能够及早地进行,效果也会好很多。

 

孤独症的儿童要如何护理呢?

1.生活自理护理指导

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不仅能减轻家长的负担,让ASD患儿的智能与体

能得到锻炼,更可以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① 如厕护理:

孩子如果不能用语言表达上厕所的需要,家长可根据其语言能力,教导他们用其他简单的方法来表达。如用身体动作表达:用手拉着裤子;用图卡表达:如厕图卡、如厕字卡;用叠字表达:唔唔、嘘嘘。想让患儿学习正确的如厕行为,家长必须先让他认识正确的如厕地点和程序。可用简单清晰的图片、故事书或影片,向孩子讲解正确的如厕地点和步骤,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如厕能力的要求。

② 穿衣护理:

孤独症儿童会存在穿脱衣服困难,因为他们触觉刺激过敏。家长应让孩子接触不同质感的触觉经验,如用毛球、海绵等擦手或用手去触摸不同材质的衣服,降低过敏反应。或是利用图片和故事给孩子讲解衣服有不同的颜色和款式,穿衣需按场合选择衣服。或是利用程序图提示儿童记忆每一个步骤,家长可以重复示范穿衣的过程让患儿通过视觉提示和刺激来习得能力。

③ 进食护理:

食物的选择上:避免吃单一食物,尽量使食物多样化,改善偏食情况。食物

的选择和搭配上做成不同形状,提供ASD孩子口腔不同的口感、触觉及嗅觉。食物咀嚼上:可让孩子练习咀嚼硬的东西:吃QQ糖、牛肉条来增加口部咬、卷、吹、舔等肌肉运动控制能力。餐前准备与收拾:让孩子有开始和结束的概念。在餐前的准备与收拾中,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增加和孩子的互动。餐具操作:可练习操作、手眼协调、手部精细活动 (比如在喝汤或吃东西时能保持平衡、夹豆子不掉下来 ) ,学习动作命名 (例如喝汤等 ) 。

2.语言发展护理指导

通过家长培训课的形式,提倡和践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个别指导的形式引领家长和孩子在“玩与学”快乐的发展语言能力。

3.行为管理护理策略

运用消退法、注意力转移法,将重复刻板行为转化成有意义的行为方式。进行日常社交常规的指导,设立社交规则,帮助孤独症儿童处理不合适的行为问题。

4.家庭护理指导

建议调整心态和情绪,提升ASD患儿家庭的自我效能感和心里韧性;鼓励家长反思代养方式,增加与孩子的有效互动游戏时间和频次;仔细观察,深入了孩子的偏好和生活习惯;巧用生活场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发展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能力;选择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不要病急乱投医;定期随访、复诊,评估孩子的相关能力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结语

总之,家长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有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就会失去幸福生活,为了孩子和家庭,更要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不懈地坚持,耐心地辅导子女成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更利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

 

 

 

上一条:了解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