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血供异常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是我国目前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其中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时称为脑缺血、脑血栓。尽管近年来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尽早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尤为重要。

二、脑梗的前兆是什么?
脑梗通常急性起病,突发脸部、肢体部位麻木或者丧失运动能力、偏瘫、视觉改变、口齿不清、失语和肢体抽动,严重时会晕倒,甚至意识障碍。发病第一时间紧急呼叫120,尽早识别脑梗的先兆和脑卒中发作,把伤害降到最低,为医生抗栓、溶栓或取栓积极争取时间。
三、脑梗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2种:一种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例如年龄、性别、种族、出生体重、遗传因素等,我们没办法更改这些因素带给我们的影响。另一种是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纠正,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管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帮助大家远离脑卒中脑梗死。

四、如何预防脑梗?
1.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量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控制饮食,服用降脂药物。
4.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 ,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
6.杜绝不良习惯,尤其要戒除烟酒嗜好。
7.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8.善于调节和充实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静,避免紧张、激动及各种不良情绪。
9.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言语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迅速拨打120送至有卒中资质的医院,在“黄金3小时”内可考虑溶栓治疗的可能
五、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低盐低钠、高钾饮食:建议每日盐摄入量小于5克。尤其注意隐形盐,如甜品、熟食快餐、调料等。 高钾有助于钠的排泄,利于降压。富含钾的物品如新鲜蔬菜(油菜、白菜)、菌类(蘑菇、木耳)、水果(橘子、香蕉)等。
2.补充叶酸:可用叶酸或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 生素B12 补充,预防脑卒中。
3. 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血管清道夫, 可清除血液中环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远离脑梗和心梗。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坚果类 (核桃等)和鱼类 (甲鱼和深海鱼)等。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对个人及家 庭均会带来沉重负担,但同时脑卒中也是一种可防可控 可治疗的疾病,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各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则将会降低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