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文章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07 阅读次数:

99d5820e9e84c86e76e993ce1efa2ea.jpg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PHD)是一种由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病,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它主要由于长期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使得肺部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大和功能障碍。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家庭护理等方面,为大家科普这一疾病的防治知识。

一、病因与症状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最多见为COPD,占80%~90%,其次为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或纤维化,最终引起慢性肺心病。

3)肺血管疾病:特发性或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均可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和右心室负荷加重,发展为慢性肺心病。

4)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可产生低氧血症,引起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为慢性肺心病。

(二)症状  

1.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COPD病人可有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原发肺脏疾病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可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扩大的体征。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1)症状:明显气促、心悸、食欲缺乏、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并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3.并发症 肺性脑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二、诊断与治疗

1.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心电图、胸部X线或CT、超声心动图等多种检查。治疗主要是控制原发病,改善肺功能,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并发症。

2.治疗  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扩血管药、强心药等)、氧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避免吸烟、寒冷刺激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

三、家庭护理

1.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室内空气要新鲜,避免烟雾、尘埃等刺激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2. 合理饮食:患者应摄取高蛋白、低盐、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水肿。

3. 适量运动: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呼吸肌锻炼和全身运动,如深呼吸、吹气球、散步等,增强体质,提高肺功能。

4. 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5. 心理护理:慢性疾病常伴随着心理压力,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6. 紧急处理:熟悉病情恶化时的症状,如气促加重、浮肿明显、心率增快等,及时就医。

7. 氧疗管理:对于需要长期吸氧的患者,家属应学习正确的氧疗方法,注意氧气瓶的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家庭护理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家属的悉心照顾。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有效的心理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同时,定期的医疗随访和治疗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切勿忽视。王佩佩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