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情绪引起的呼吸困难如何进行救治

文章来源:急诊内科 作者:周晓丹 发布时间:2024-10-09 阅读次数:

 一、什么是过度通气综合征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一种以呼吸急促、手足抽搐、紧张焦虑、恐惧多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它通常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泡通气过度,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心跳加速、心悸、出汗,因为自己感觉不到呼吸而加快呼吸,导致机体二氧化碳不断被排出而浓度偏低,引起继发性的呼吸性碱中毒等症状,也称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呼吸神经综合征、高通气综合征。

二、情绪如何导致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精神因素、代谢异常、低碳酸血症和脑缺氧等。精神性过度通气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患者可能在情绪困扰下如生气、紧张、恐惧、失眠、长时间哭泣、大喊大叫等情况下出现呼吸频率加快,二氧化碳排出较多,但实际并没有缺氧。过度通气可以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扩张,进而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血缺氧,并出现意识丧失,但通常可以自行恢复。

三、如何进行救治

在急救方面,治疗应以心理疏导为主,辅以呼吸管理、对症治疗。

1.具体措施包括:心理疏导:将患者置于安静环境,解释症状与过度通气的关系,采用暗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

2.呼吸管理:引导患者以正常节律和深度进行呼吸,学习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性,依从性好的患者可以口鼻对着纸袋或长筒袋反复呼吸以增加吸入气的二氧化碳浓度。

四、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呼吸急促持续不缓解,周围环境嘈杂,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严重、手足搐搦、晕厥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到达医院后可适当给予对症治疗:搐搦严重者可予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恶心、呕吐者可予以相应药物;过度烦躁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物。

五、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患者应保持规律生活,参加有氧锻炼,培养开朗性格,提高心理调控能力。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增加沟通,避免负面情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