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全球约3.58亿人受其困扰。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公众全面了解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多数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肺气肿、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二、哮喘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遗传因素:哮喘具有家族聚集性,亲属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2. 环境因素:
过敏原: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是常见室内过敏原;花粉、草粉等为室外主要诱因。
非过敏因素:空气污染、吸烟(包括二手烟)、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气候变化等。
其他:药物(如阿司匹林)、职业性化学物质暴露等也可能诱发哮喘。
三、哮喘的典型症状
1. 典型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时伴哮鸣音)、胸闷、气促或咳嗽,夜间及清晨加重。
2. 特殊类型: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干咳为唯一症状,持续数周至数月。
运动性哮喘:运动后突发胸闷、咳嗽,青少年多见。
四、哮喘的诊断与检查
1. 临床评估:医生通过病史、症状及体征(如肺部哮鸣音)初步判断。
2. 客观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哮喘的关键)和支气管舒张试验。
实验室检查:检测过敏原、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等。
五、哮喘的治疗与管理
哮喘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
1. 药物治疗:
控制药物:需长期使用,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等,以减少炎症。
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或抗胆碱药物,快速缓解急性症状。
2. 非药物治疗:
脱敏治疗:针对明确过敏原(如尘螨)进行免疫耐受训练。
支气管热成形术:通过射频消融减少气道平滑肌,降低发作频率。
六、哮喘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1. 避免过敏原: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尘螨滋生;花粉季节外出佩戴口罩。
2.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使用控制药物,不可擅自停药。
3. 生活方式调整:
加强锻炼(如游泳、散步),增强免疫力。
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4. 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焦虑、压力等诱发因素。
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需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规范治疗、环境控制及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发作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公众应提高对哮喘的认识,早诊早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