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爱的姐妹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牛爱琴,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在这生机盎然、万象更新的春天里,与大家共同庆祝三八妇女节这一盛大的节日!更荣幸代表“三八”红旗手在这里发言;与在座的姐妹分享成长路上的甘苦风霜。感谢市妇联给我这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守护生命》。
一、神圣医学、救死扶伤,我选择、我无悔!
当我走进医学院校,首次看到医圣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我之唯一目的,是为病家谋幸福”时,我深深的震撼了!如果说,此前自己考大学只是为了一份工作的话,那么,那一刻,我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即将从事的医生职业,油然升腾起一种神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我知道,我即将从事的,是一个救死扶伤、解痛送福的神圣事业!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我,暗下决心:要用我的一生,来为病人解除病痛、为病家谋取幸福吧!用一生,诠释“白衣天使”的丰富内涵,做人民生命的坚定守护者!
“守护生命”不只是一个浪漫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医生、尤其是妇产科医生,是一种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职业,更是一个人关乎生命的高风险、高难度、高强度职业。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在临床一线,永远忙碌的脚步、永远紧绷的神经,病人的呻吟、婴儿的啼哭,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无影灯下、手术台前,3小时、6小时、9小时……,腰疼了、腿麻了、胃空了、眼乏了,咬咬牙、继续挺,因为作为妇产科医生,往往一手托着两条人命、一家人的希望。那时刻,我觉得我不再是我,我是守护生命的卫士、我是战场的士兵,我在与死神博弈,我在迎接新的生命!我头顶、有希波克拉底神圣的目光,我心中、有对病人庄严的承诺!一年12个月,各项加班累计起来,一年常常折合工作15个月。但作为一名医生,我不愿看到患者带着忧伤和失望离开医院,更不愿看到患者因为疾病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让其原本美丽完整的家庭陷入悲惨的境遇中。
记得曾有一位21岁的患者,宫内孕35周,前置胎盘大出血,急诊住院手术,术中子宫大出血,经过各种方法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科内会诊结果,安全的方法是切除子宫。看着姑娘年轻的脸庞,考虑到病人这么年轻、小孩早产情况也不是很好,如果子宫切除,一旦小孩有意外,对患者、对家属将会是怎样的打击!作为她的主治医生,我不愿接受、更不甘心!那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继续综合治疗、严密观察、力争保住患者的子宫!术后,我守候在患者的病房一刻也不曾离开。经过8个小时的全力救治,病人情况终有好转。回到病房严密观察48小时,病人不仅没有丧失做母亲的权利,还平安脱险!由于劳累我近乎虚脱,但看到病人家属的笑容,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再苦再累我觉得,值!
为了守护生命的誓言,我根据患者病情、尽力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让病人用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治好病。为方便病人,我把手机号告诉病人,24小时开机,让她们有疑问或异常情况随时打电话咨询。为了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抢救生命。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程序,一丝不苟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近年来,先后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到上海等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开展科学研究等不同形式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并于2010年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每年免费为病人提供2000余人次心理咨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在妇产一线,我独立完成的数千例妇科、产科及腹腔镜手术,病人全部按时出院,没有任何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发生。近年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
二、心手相连、大爱无疆,我赴命、我自豪!
同胞骨肉、心手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记得2008年5.12那场史无前例的四川大地震?大地震发生后,为给救助灾区同胞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省卫生厅党组在全省范围内选派医疗专家,分批对口援建四川地震重灾区之一江油市。我们医院党委传达省厅文件后,我毫不犹豫的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我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医学硕士,我年富力强,请党组织让我去吧!其实说真心话,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女人,我也不是没有顾虑:公爹生病在床需要照看、老公常常出差家里需要照应、儿子刚刚初一学习上需要帮助……。一去三个月,我真的有些担心:怕对不起公爹、怕老公反对、怕耽误儿子的学业!但转而一想,一个成家的女人,谁没有家庭的牵挂和困难?如果以此为由就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那样的人生岂不过于苍白和软弱!想到此,我郑重其事、含泪但坚定的向院党委表明了自己的抉择:舍小家、为国家!响应党委号召、接受组织挑选!
经过筛选,我有幸成为河南省第七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唯一的女专家,在四川省江油市执行为期三个月的医疗救援任务。援川期间,我万分珍视这次机会,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全身心投入救援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参与救死扶伤和灾后重建,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板房内、余震中、出急诊、走基层,冒着生命危险,克服各种困难条件和艰苦环境。三个月,我共诊治病人1500余人次、查房1500余次、参与疑难病例会诊50余人次、带教10人、举办业务专题讲座6次,为灾区无偿献血300cc。
记得有一位82岁的老大娘,咳嗽3天,下腹部疼痛2天,B超发现盆腔巨大包块。临床诊断:附件瘤蒂扭转;肺炎。患者年龄大、肺炎、肿瘤又大,手术中、术后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当时还是板房医院,加上这样的病例此前没有遇到过,接诊医生很有顾虑。但如果不急行手术,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术前讨论、综合评估,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实力,果断的做出决定:立即手术。手术比较顺利完成,但由于板房条件简陋,术后并发症严重、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救治方案,为此,我坚守在患者病房3天3夜,直到患者渡过危险期并一天天康复,我才把心放下。事后有人问我:在这里,你是专家,又没人强迫你,你这样主动承担风险,劳累、操心,值得吗?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在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忠诚、担负一名救援专家对患者应付的责任、传递河南人民的爱心、维护河南医生的形象与尊严,我觉得值!付出总有回报!援川期间,河南省卫生厅、江油市卫生局、河南省救援总队等领导和河南卫视等新闻媒体先后到我所在岗位看望、走访和采访,我也光荣的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援建专家、优秀援建队员等荣誉称号。
三、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我期待、我梦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此刻,面对鲜花和荣誉,我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感谢党和国家,给我知识、给我智慧和力量,培养我点点滴滴不断成长。感谢人民和社会,是人民以生命相托、是全社会给予支持,才使我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如果说,竭诚为党工作、永为生命护航,是我此生不变的承诺,那么,展望未来,我更是充满期待,放飞梦想!我期待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全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民生目标,我梦想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医术,护佑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孩子健康成长!我梦想一个健康强壮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