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日,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婴儿哭声,李岩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家庭的三代人都和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爷爷李明善1923年曾在这个医院工作;他的妈妈王雅俐曾是这个医院的儿科大夫;他自己1982年从开封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也被分配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工作。不仅如此,他的父亲李秀武、儿子李庚都出生在该医院,就是说,他家祖孙三代都出生在这家医院。
李岩上小学时就开始住校学习,自理能力很强。初中还担任过班干部,成绩优秀,曾代表市一中参加共青团商丘市代表大会。他初中刚毕业就赶上了“文革”,按照政策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年刚满16岁的李岩被分配到虞城县李老家公社参加劳动。吃苦耐劳的他不仅干一般的农活,每天还在磨油坊里抡着四五十斤的大铁锤榨油。经过这么多的磨炼,李岩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很少得病,从来也没打过点滴。
1977年,在农村锻炼3年后,李岩回到市里在运输公司六队当学员,学习汽车修理。其间,他学习刻苦,工作积极,成绩优秀,在单位立了三等功。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李岩突然萌发了参加高考的念头,但当年没能考上。父亲李秀武鼓励他重新再考一次。从此,李岩除了工作,其余时间坚持自学高中课程,并参加夜间补习班,终于在1979年被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录取。
在开封学习期间,李岩曾担任班长,他所在的班级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班集体。1982年,李岩毕业后,被分配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工作,现为副主任医师。脑外科急诊手术多,李岩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被护士们称为“铁人”。
李岩工作细心、医术精湛,对待病人态度非常好,所以很有名气,但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守自己的为人准则。他常说:“不求做名人,但求做好人。人人做好人,世界多温馨。”
“希望他在前进的道路上继续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把自己的事业干好,把家庭照顾好,愿他一生顺顺利利。”说起对李岩的期望,父亲李秀武这样说。
(原载2012年6月20日《京九晚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