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聂培培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产科护士,今年24岁,3年工龄。为了近距离观察产科护士的工作、生活状态,记者于19日这天对她进行了全天的贴身采访。
2月19日是星期天,对于小聂来说,这又将是一个忙碌的加班日。
清晨7点20分,简单洗漱后,小聂一路“竞走”搭上了开往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公交车。早上7点50分,小聂到达科室。趁着换工作衣的空隙,她往嘴里塞上一小块面包。“很少吃早饭,吃点面包垫垫就行了,早就习惯了。”小聂笑着说。
与值班护士进行物品交接后,晨会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召开了。“昨天有几个刚加床进来的产妇,个别产妇身体还有特殊症状,交接班的护士都要注意一下,仔细给她们做个身体检查。”妇产科副主任张亚莉提醒道。
晨会开过后,小聂便和同事们一起去巡视病房。“昨天晚上休息得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哪儿不舒服?”“不要吃凉的东西!”每到一张病床前,小聂和同事们便会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巡视病房对于护理工作来说特别重要,通过它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为医生提供可靠的病情信息,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小聂抽空做起了记者的“老师”。
面对重症特殊病人,小聂每次都要用笔作详细记录,接着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我们的字典里不允许存在‘误差’这个词”。
上午9点50分,医护人员巡逻完病房后,马上又紧张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当中。“护士!俺这床的病人吊瓶打完了,麻烦去换下吧!”听到病人家属的反映,小聂赶忙拿起吊瓶跑进病房。
整个上午的时间,小聂不停地在各个病房间穿梭,机械地重复着配药、扎针、换药等工作。
中午12点到了,可护士站里却没有一人脱下工作服。因为病人太多,小聂和同事们要坚守工作岗位。“作为女人,我能理解产妇们的心情,加班也加得值。”产科护士严培霞已有多年工作经验,像这样的加班,对她来说已经“再正常不过”。
此时,受大家委派出去买方便面的“代表”回来了,大家简单排了次序,开始轮着吃午饭。
下午的工作依旧忙碌,只是工作量明显加大。“麻烦刚加床的病人家属来这边登记一下,那边会派人去领你们的住院用品。”病人的剧增让小聂不停地在走廊里小跑,3个小时的时间里,小聂给自己冲了两杯咖啡。“特别忙的时候,我喜欢喝杯咖啡提提神。”小聂跟记者解释。
一天的工作终于快要结束了。“其实夜班是最难熬的,要工作整整16个小时。科室领导更辛苦,无论凌晨几点,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就得立即从家里赶到医院。”小聂一边说,一边又仔细查看了一遍新入住病人的病历。
下午5点30分,小聂踏上了回家的路。
(原载2012年2月29日《京九晚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