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岁的袁一木1992年3月22日出生于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时体重为7.5斤。他的父亲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勤部主任袁威,母亲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科护士长牛瑞兰。前几天,正在沈阳东北大学上学的一木给父亲袁威打来电话:“爸爸、妈妈,现在天冷了,您二老要注意身体,多穿衣服呀。现在你们科室该忙了吧?”虽然孤身一人在异乡求学,懂事的一木却时刻关注着家里父母的生活,他知道冬季是呼吸重症科病人最多的一个季节,也是爸爸、妈妈工作较为忙碌的一段时期。
采访中,牛瑞兰告诉记者,儿子不仅懂事,智商、情商也高,综合素质也强,很有男子气概呢!因为有了这个优秀的孩子,让他们夫妻俩感到非常欣慰。晚上闲来无事时,他俩经常会翻看孩子的成长相册,看着他一点一点从一个可爱的孩童成长为小小少年,再长到1.82米身高、有胡子的大男子汉,对于孩子每一阶段的成长,他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平时在家聊聊孩子的生活点滴、成长趣事,已成为他们夫妻二人最大的生活乐趣。
孩子出生那天下着小雪,那天上午10点多,虽然有些脐绕颈,但最终还是顺产生下了孩子。牛瑞兰说,孩子很小时,他们从不用鬼神故事去吓他,孩子3岁就和他们分床睡,5岁就独立住一间房,所以儿子从小就有着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他俩上班忙,又经常加班,好多次把孩子自己留在家里,自己玩玩具、写作业,无论是初中、高中都住校,都是孩子自己上学、回家,根本不用人操心。
牛瑞兰说,儿子不是那种死学的人,一木认为一个人光知道学习是很傻的,这种书呆子的智商一般不会高。除了学习外,孩子非常注重全面发展,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演讲活动,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虽然只取得了一枚铜牌,但也显示了他的出众能力。这些年,孩子获得的各种证书,在家攒了一大摞。
牛瑞兰告诉记者,给孩子取名“一木”,寓意他将成为袁家的一根顶梁木,他们希望孩子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因为夫妻二人都是医务工作者,加上儿子学的专业也与医学沾边,所以他们希望孩子将来也能从医,为国家的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原载2012年11月23日《京九晚报》第4版)